“一奖”“一榜”里的湖南民营经济趋势线
湖南
湖南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“一奖”“一榜”里的湖南民营经济趋势线

又到年底,一些年度重磅榜单陆续发布,为衡量发展提供了“标尺”,为观察走势提供数据和风向。

12月25日,湖南省政府在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宣读了《关于表彰第二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》,发布了2023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及分析报告。

图片

▲12月25日,新闻发布会现场。(李丹 摄)

细细查看“一奖”“一榜”,不难发现,这不仅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实力比拼,也是对湖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次“盘点”。

“一奖”“一榜”如镜子一般,映照出湖南民营经济的生长曲线。

“一奖一榜”是重视更是激励

此次新闻发布会的规格很高,有三位省领导出席,分别为:省委常委、省委统战部部长、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隋忠诚,副省长秦国文,省政协副主席、省工商联主席张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“一奖”的表彰决定是以湖南省委、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布的。

无论是文件红头,还是会议规格,都体现了湖南对民营经济的重视。

会上首先宣读了“一奖”,授予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79家民营企业“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”称号;授予向文波等100名民营企业家“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
据观潮君了解,“一奖”是经民主推荐、综合评审等环节,明确了179名表彰对象。突出优强带动,突出自主创新,突出先进制造业,突出社会贡献。

同时,这也是湖南第二次发布“一奖”,而“一榜”则是第三次发布。

从2021年起,湖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升级为“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”,每年发布一次。

榜单就是风向标。“一奖”“一榜”既是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年度成绩单,也传递了湖南鼓励民营企业聚焦实体、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。

榜单也是期许值。通过表彰先进、摸底盘点、全面分析,彰显“选一个典型,树一面旗帜”的鲜明导向。这也是一种激励,鼓励民营企业坚定信心、大胆发展。

榜单更是趋势线。据统计,此次的表彰对象2022年纳税总额218.8亿元、吸纳就业人数43.9万,相较第一届分别增长9.3%、6.6%。在全力拼经济的2024年,期待民营企业能够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多能量。

尽管过去一年国际环境复杂演变,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不断提升,但透过“一奖”“一榜”,我们仍能看到湖南民企的勇气和活力。

“榜单”透出的信息

观潮君梳理发现,今年的百强榜呈现出几个鲜明特色:

入围门槛再创新高。今年湖南民营百强企业的门槛由2022年的21.90亿元上升到了27.75亿元,提高26.71%。门槛更高,说明实力更强。

其中,三一集团以1262.2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首;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位居第二,2022年的营收为878.18亿元;大汉控股集团以636.70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三。

此次百强榜单中,新上榜的企业有湖南展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湖南省衡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、湖南正和通银业有限公司,这三家企业均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。这与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大环境有关,2022年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2%,较工业平均水平高1.6个百分点。

其他新上榜的企业则来自商务服务业、批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。

图片

▲2023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,三一集团以1262.2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首。

此外,从另一个侧面也能看出湖南民营企业的成色在稳步提升。本次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11026.12亿元,比上年增长2.28%;百强企业资产总额11305.35亿元,比上年增长1.57%。

制造业“主力军”地位持续巩固。榜单前5的企业中,有4家为制造业企业。而在百强企业中,制造业企业达46家,较上年增加1家,46家企业共实现营收6735.07亿元,占百强营业收入总额的61.08%。

图片

而从另一个向度来看,在打造“三个高地”的大语境中,湖南民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上涨。比如,百强企业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数量合计为29156项,其中拥有国内有效专利28888项,较上年增长31.92%。2022年,百强企业共申请国内专利14690项,较上年增长118.93%。而在科技创新的范畴里,制造业企业同样是主力军。

“大块头”带动能力持续增强。2022年三湘民营企业百强营业收入总额突破100亿元的企业为21家。头部企业是“领头羊”,能够带动甚至倒逼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、质效提升等方面进步。产业强不强,产业链、供应链稳不稳,头部企业是一个观察的入口。

而从另一方面,“大块头”企业的社会带动作用也十分重要。数据显示,2023年百强企业纳税总额达348.53亿元,占全省税收总额的17.39%,吸纳就业53.27万人。其中,三一集团吸纳就业人数最多,达到4.86万人。

此外,从地区分布看,长株潭地区入围三湘民营企业百强66家,洞庭湖地区入围企业15家,大湘南地区入围企业11家,大湘西地区入围企业8家。

而从市州分布看,长沙市入围企业最多,有55家,其次为株洲市、岳阳市,各有8家。

从会上发布的《2023三湘民营企业百强调研分析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分析报告》)来看,湖南民营经济“67999”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,即税收占比稳定在60%左右;GDP占比稳定在70%左右;民营经济提供90%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;贡献了90%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90%以上的经营主体。

可以说,民营经济正日益成为湖南经济的“铁柱钢梁”。

“榜单”之外的逻辑

可以说,这份榜单集结了湖南民营企业的“第一阵营”,既有“老牌担当”,也有“后起之秀”。

民营经济显现出的蓬勃活力,离不开气候适宜的土壤。

今年,从中央到湖南,民营经济的春天目所能及,推动民营经济发展,湖南驰而不息。

为精准施策助企惠企扶企,湖南打出助企惠企扶企“组合拳”,密集出台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0条”“稳增长20条”“促消费20条”等一揽子政策,有力推动政策直达快享、应享尽享、免申即享,“力挺”民营经济发展壮大。

比如,从《分析报告》可以看到,影响三湘民营企业百强发展的成本因素中,缴税负担的排位较上年下降了两位,反映出减税降费力度的持续加大和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。

图片

▲湘江科创基地。(图片来源:湖南湘江新区)

为助力民企科技创新和治理升级,湖南抓紧抓实经营主体倍增、企业上市“金芙蓉”跃升、民营企业培优做强等行动,实施“智赋万企”行动,新建智能制造民营企业724家、智能制造产线(车间)1104条(个),民企牵头组建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214家、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项目128个,“三尖”创新领军人才占比达94%。

为打造“三化”一流营商环境,湖南持续打响“六个一”工作品牌,持续擦亮“一件事一次办”金字招牌,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。在全国工商联“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”活动中,湖南“三年三进位”,2022年湖南排全国第七、长沙排全国第六,均居中西部区首位。

观潮君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,湖南召开全省湘商回归工作推进会,分片区召开6场湘商回归座谈会,传递关怀温暖、系牢乡情纽带,动员广大湘商回乡创业。

这一系列密集走访、重磅座谈,向民营企业家释放出强烈信号,鼓舞了士气、提振了信心。

据此次会上发布的数据,今年1-11月,全省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1291家,累计到位资金5572.6亿元。

而在2022年,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953家、到位资金4475亿元。由此比较,说明今年来湘商更加看好湖南的投资环境,不断“用脚投票”。

正如隋忠诚在发布会上所言,“一奖”“一榜”根植于湖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丰沃土壤。

党委政府出台利好政策,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强劲活力,着力营造亲商、扶商、安商、富商的良好环境;民营企业家把握好时度效,牢牢抓住重大利好机遇,用足用好重大支持政策,进一步坚定信念信心,大胆改革创新,实现互利共赢。

这是湖南民营经济能够不断向上生长、向高奋进的现实逻辑,也是“一奖”“一榜”中所深度映照出的湖南民营经济趋势线。

附:

图片

图片

图片